Archive for 2009 年 01 月|Monthly archive page

Piazzolla: 4 Seasons

今晚,看到遠在俄國的拉曼先生msn上寫著:「滿腦子皮亞佐拉的旋律。」
原來,有人跟我一樣,聽完Piazzolla之後,腦子裡會不斷迴盪著那旋律!

記得,第一次接觸Piazzolla是2000年的夏天,
忘年之交Michelle把最喜歡的一張唱片-馬友友的Soul of the tango,
介紹給我~ 而那張專輯也從此成為我的最愛!

Piazzolla這位來自阿根廷的義裔作曲家,曲風完美融合古典與爵士,其風格不像巴洛克時期古典音樂之華麗柔美,激昂處亦不像拉赫曼尼諾夫的作品血脈噴張,而其Jazz的元素亦不像Gershwin作品的滑稽。
絕大部分的曲子,十分適合在寂靜的夜晚細細品嘗,
那旋律-用「勾魂」形容,我想不為過。

類似的旋律,在過去數年,陪我渡過無數個令人抓狂的夜晚。

拉曼先生說,他之前就聽過Piazzolla的音樂,但最近在生態學課中,
聽到生態學老師再次提及這音樂,拿出來重聽一次,重新發現了Piazzolla作品迷人之處。

我相信:效率始終來自於壓力

上個月,某老師看著我們畢專統計軟體跑出來的結果,邊看邊搖頭,然後丟了以下名言:「沒救了,hopeless and helpless。」 但,效率始終來自於壓力,嘿嘿~ 殺到主計處挖資料,硬著頭皮搞定aremos,東西還是讓我們跑出來了吧!

這幾天,緊盯著死線看paper寫報告,讓我有感而發!—效率始終來自於壓力

媽常說我是自己犯賤,什麼事情總是要拖到最後一刻才出手—不過,我始終相信,在最緊張、最危機的最後一刻,才能把人那internal的potential給逼出來!

國科會大專生計畫的研究期間,是從去年的七月到今年的三月底,整整九個月的時間,我始終堅持著「計畫一定要留到最後一個月來狂做,效率最高。」—(回想去年結案那天,我坐在電腦前,靠著一瓶水跟半個muffin,渡過生不如死的20個鐘頭,生出了3萬字的研究報告,那驚人的 效率有多噁心,我至今記憶猶新~)

今年,懷著雄心壯志,原本誓不重導覆轍,但人算不如天算,特別是我算…天殺的bias超大,不幸的,今天聽說已經是1/20了…距離生出研究報告的死線,掐指一算,應該還有10週左右。

該慶幸的是,就在今天下午「我跟指導教授meeting了」,還好我的想法跟老師的想法出入不大,最後十週,it’s time to work.

論等高等教育對台灣經濟成長影響-待修增部分

記下來,要不然一拖下去,恐怕就不用玩了~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-

Prof. Ying 的 comment:

如果有時間,你們應該再看一遍Mankiw et al. (1992).你們的論文有兩點需要改善,如果你想要投稿.
1.為何使用差分方程,logY-logYt-1,這是所得成長率,並不是stock variable如Mankiw et al. (1992)所言.
2.你們的數據為台灣年資料,經過差分少了一筆觀察值,再有四個自變數,再少4筆. 你們的自由度n-k-1,少的可憐耶.

拯救方式(整理 Prof. Liu & Prof. Ying的建議):

(I) 持續針對台灣地區的data進行研究:

1. 找出分縣市的資本存量值(若主計處沒有,可參考G. Garofalo & S. Yamarik 2002 RES的文章,裡面有一套估計美國各州資本存量的Methodlogy)

2. 或者,分產業別去找教育存量的data(用以配合主計處有分產業的資本存量估計值)

———以上方法,該須改成使用Panel data 下去跑———–

(II)不僅限於台灣,改做亞洲幾個國家cross country的研究

1. 資本存量data的問題須首先克服

2.教育存量data的問題亦須尋求合理的估算方式

(III) 討論收斂速度,亞洲幾個國家經濟成長近年來經濟成長收斂的情形,進一步進行討論。

需參考的文章:

Garofalo & Yamarik ,"Reginal convergence: Evidence from a new state-by state capital stock series."(2002)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.

Islam, “Growth Emprics: A panel data approach." (1995) QJE.

S. McDonald’s & J. Roberts, “Growth and multiple forms of human capital in an augmented Solow Model: A panel data investigation." (2001) Economic letters.

畢專後記

三下選課時,不知自己那跟筋出了問題,竟吃飽撐著去修了政經系的畢專… (或許是衝著本年度「堅強」?的指導陣容 )

Anyway, 1/7 (三)下午在部分人評價「煞有其事」的發表會後,終於「告一段落」。 畢業專題形式上結束了,但這幾天身邊似乎被股秋後餘波不斷的氛圍壟罩著。

以下,針對幾個我觀察到的論(怒)點,整理一下自己的思緒~

「做的不夠好?」:是,的確做得不夠好!

歸咎原因如下:一來太混,二來能力不足,最後,或許是因為時間不足;並非老師不指導,而是因為我們太爛、或根本沒做,不敢約老師討論指導,一個老師對10組以上的題目–How much can you expect?  Besides —We are all too passive!

「沒有堅持,沒有創意?」:Before you want to create one RIGHT thing, do some things right!

創意?

必須奠基在「正確的理論」上,在尚未把理論完全搞懂前,加變數?—套句前陣子常聽到的警告「這很危險」。

堅持?

現實的社會是,當你Customer或Boss看你做的成品不滿意時—這時「堅持」就是bull shit…Unless, you don’t care losing your job or customers.

記得去年,我跟某老師complain grading的問題,老師的一番話讓我心服口服:

「切記,批閱你作業的人就好比是你的customer,或許從你自己的觀點,你覺得你的東西很棒,但別忘了,你的任務是要滿足顧客的需求,下次記得,搞清楚你的顧客要的是什麼!」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-

最近跟幾個朋友曾討論到,快三年半了,自己有所成長嗎?

面對同一件事情,從別人的反應,我嘗試著去思考「為什麼我沒這麼做?、為什麼我不是這樣想?」

結論是,這三年半來,無論在學理知識或處事態度,自己或多或少都有些成長。

放下一點堅持、改變一些標準,自己才能活得輕鬆!

「如果,我不是天才,那該怎麼辦?」

「透過努力,想辦法達到天才的水準!」

「如果我很努力了,仍達不到天才的水準呢?」

「那代表你努力錯方向,快點轉跑道挖掘自己成為其他領域天才的潛力吧!」

…….最近發現,我這一輩子大概沒辦法在某領域達到天才的標準,故正重新挖掘自己的potential中!